「失敗者」的呼聲:「地區工作」的迷思與可能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十一月十三日

區選慘敗,泛民定調是「議會暴力」不得民心、「地區工作」做得不夠。諉過於人固然難看,但觀乎多個選區都出現西環「操盤」痕跡,建制派的抹黑攻勢強勁,泛民中人理應明白這是唇亡齒寒的道理。然而過去一星期,我們看到的只是民主黨高呼「割蓆」,有學者強說是選民成熟的表現。輸家贏家都說地區工作,但究竟什麼是地區工作?是「人做我又做」,還是有別的可能性?如有,怎樣做?筆者特意將目光從「勝利者」身上調離,訪問了三位分別來自社民連、公民黨與土地正義聯盟的參選人,希望從他們的經驗裏認真總結,思考可能。

個案一:現任區議員竟不敵徹底「空降」,票從何來?

社民連議席盡失,可謂連根拔起,其中,灣仔樂活選區備受關注。現任區議員麥國風駐紮當區十多年,上屆當選為區議員,以其鄰里網絡、政績和地區工作,竟也輸給徹底「空降」的白韻琴;相對上屆,麥國風的得票有所進帳,但投票率奇怪暴增,即使說白韻琴的「反對暴力政治」政綱有感召力,也解釋不到她離奇多出約600 的得票。

麥國風當日全程守在票站,眼見前來投票的年輕人甚少,加上早前區內重建兩幢大廈,約有二百多名住戶搬遷,足見投票率不屬自然增長。他透露選前已有異狀出現,例如白韻琴的提名人中有兩個住老人院的長者表示對此不知情;亦有不少相熟的熱心街坊,在選前數天突然再聯絡不上,或聲稱外遊、生病。而在選舉當日,麥國風目睹不少中港車牌登記的七人車接載不少中老年的「生面口」居民前來投票;又有形跡可疑人士在早晨及下午時段不斷以長鏡頭拍攝進入票站的選民和助選義工,疑是記錄。他估計建制派背後的動員主要來自區內現有的居民組織和老人院,亦指:「就算中間選民有多不喜歡社民連,除非有重大醜聞,否則不會大規模反投予一個空降的對手,這是不合常理的。」

傳統民主派模式的弱點

樂活選區的例子,除了說明建制派的動員可以跟候選人的地區工作無關,亦有另一個有趣的啟示。麥國風雖以社民連名義當選,但他的地區工作模式,其實跟激進扯不上關係,反而和傳統民主派地區很相似,一樣很「勤力」:集中各類區內設施改善和服務,全港性議題則主要以匯報為主,較少在地區層面推動。

缺乏「只此一家」的聚焦議題工作,也許是這種模式面對建制派強大動員的弱點。曾任港大《學苑》總編、公民黨的「八十後」新人陳梓杰在觀塘麗晶首次參選便獲2567票,僅以百多票落敗,被視為漂亮一仗。他的策略是主打區內的規劃問題,包括組織居民向城規會關注啟德大廈重建的屏風樓效應,以及區內休憩用地長期「被續借」予路政署作工地,影響區內環境,以此吸引選民認同並突顯對手失職。

個案二:資源少一樣輸得光彩,只要選對議題

規劃議題能帶動居民關注切身利益,但能否有進一步發展空間?相信讀者會記得,1995年衛生署在麗晶區計劃興建提供愛滋病治療的健康中心,引來居民爭議和反對,事件反映地區利益的狹隘一面。陳梓杰認為,在現存的區議會文化下,各區區議員都只處理自身選區的問題而對跨區項目缺乏掌握(或不甚了了),這種情況難免會出現。如公民黨近期飽受外傭官司的抹黑攻擊,派了黨報專號解釋立場也未能解決部分居民的不滿。但他相信這是社區充權的必經階段:「必須讓居民首先關注到跟自己生活切身的事務,以維護區內利益的大前提建立了信任,才有基礎進一步解釋地產霸權等問題。」

陳梓杰坦言,對比起建制派的街坊會「樁腳」和福利,議席尤其重要。但他強調,「資源少有資源少的打法,只要找對了議題,之後便可以集中資源推動;有街坊反而對建制派的飲飲食食覺反感。」這種進路,其實亦跟民主黨和新民主同盟的當選新星很相似。

個案三:活化區選戰場,議席非目標

資源懸殊,民主派的做法都是物色有潛力的選區,不打必輸的仗。今屆由一群多年投身保育運動的八十後所領軍的「土地正義聯盟」,就派員去民主派從來不會想去挑戰的選區,對抗鄉郊的土豪勢力,打開了泛民選戰策略的缺口。他們的特點,正是打正旗號不以搶攻議席為目標,而是要透過選舉工程建立反發展主義、土地規劃民主化等進步價值。區選後報章以「徒勞」來形容土盟候選人,正是出於錯解他們的長遠戰線。

其中參選南丫及蒲台、身兼社民連副秘書長的成員黃俊邦,自年多前開始搬入南丫島模達灣,其間關注到東澳擬發展為豪宅和遊艇會及政府在索罟灣的大規模發展計劃,將會對小島造成重大的環境破壞,於是開始連結島上的居民跟進事件、推動關注。南丫島的非原居民之間社區感強烈,亦比原居民更在意自然景觀不受破壞,因此是重點的組織對象。相反,南丫區的現任民建聯區議員多年來自動當選,與代表原居民勢力的鄉事委員會關係緊密,有資源大搞福利不在話下,南北兩個鄉委會主席更是當然議員,他們普遍不會反對發展計劃,甚至涉及既得利益,構成了居民之間的主要張力。選舉當日,對手也沒有鬆懈,動用完善的選民資料專誠把已遷至港島南區的居民都接回來投票。黃俊邦固然難敵鐵票,但相信「選戰使關注發展的工作得到了更多能量。」

重整策略前開放討論

麥國風、陳梓杰和黃俊邦所代表的三種模式,毋寧是說明了重點不在於有多「勤力」搞地區工作,而是「怎樣的地區工作」可以最終指向社區民主化的目標。事實上觀乎公社兩黨的首次參選的新丁戰績,亮眼點也相當多,我相信他們的勤力程度不比其他人低。三種模式亦說明「地區工作」可以有不同可能性的討論,可惜在當下的政黨政治,選戰結果的詮釋淪為互相討伐上位、爭奪道德高地的手段,真箇是親痛仇快。

筆者相信麥國風的敗陣值得同路人檢討,也同樣是對民主黨元老明星的儆醒:不著重充權的地區工作模式,最敵不過民粹與動員機器,今天你自以為再民心所向的堅實選票,明天一樣可以流失,風水是會輪流轉的,何況是比麥國風更要面目模糊、搖擺不定的參選人。為了選票妥協而在關鍵時刻放棄原則、背離盟友的行為,絕不能稱作「務實」,反倒是更進一步的自我閹割。真正的區選教訓應該是:要改革,就必須逐漸過渡成為後兩種模式,重新活化區議會的議政功能,將地區工作結合進步的議題關注,走向更成熟的地區政治。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