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批「氣候難民」


Kiribati

談全球暖化,大部份香港人或會想:反正香港應該捱得過超級颱風;反正香港要是真的被淹沒,我們應該活不過那天。在世界的另一端,對很多人來說,那卻是家園甚至國家的生死存亡,這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困境。

紐西蘭政府最近首次正式接納一個來自南太平洋島國圖瓦魯(Tuvalu)的家庭的難民申請,成為世上第一批「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s)。

據報,紐西蘭政府對審批難民資格非常嚴謹,過去曾拒絕類似申請,今次這個家庭以國家將因全球水位上升而沉沒、以及家庭成員須侍奉長者等多個理由申請難民安置,負責審批的機構亦有將所有理據一併考慮,但是次案例,的確是首次確立了氣候變化為合理的難民申請條件。因此,不少國際環保法專家都在研究這案例會否帶來更深遠的影響,擴大難民的定義範圍。

不獨圖瓦魯面對家國沉沒的命運。據保守估計,另一個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Kiribati,圖)將於60年內成為無法居住(uninhabitable)之地,如此,一個主權國家、一個獨特而豐饒的文化與歷史,屆時會在地圖上永遠消失。這些國家亦沒有在「等死」,它們不但是國際舞台上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參與者,也在計劃後路--比如今年初,基里巴斯政府就跟斐濟政府商討能否買地重建國土。當然,這是last resort,在別國買地集體遷徙也將引伸很多政治和經濟問題;國破山河也不在,有很多東西不是說重建就能重建得了。

這是人類的共業,責任卻並非同等。2005年的官方數字表示,基里巴斯的人均排放僅佔全球平均7%。但因此失去家國的人,卻不是我們。

這不只是一個環保問題。香港人做到的,可能很少,應對方案也涉及太多一般人未能涉獵的政策制訂甚至科學討論,但假如人人都開始反思自己的責任和改變的可能性,這也許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