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發展」 到甚麼時候?


7.29

溫州動車意外,令我一些甚少論政的朋友都表露出由衷的憤怒和難過。意外發生後,數架泥頭車鐵臂把吊在半空的車卡拆毀掩埋,也不管裡面是否還有人,於是網上有新聞片段熱傳,看到過程中有疑似人形掉下來,還聽到有尖叫聲,疑幻疑真,卻也令人怵目驚心,這是literally當人命是垃圾。鐵路部一心急著恢復通車,完全草菅人命,強說是自然因素造成意外,面對傳媒質疑還厚顏無恥說最後意外救出兩歲半女童是「奇蹟」。如果當時在七十二小時內全力救人,不知道今天有多少還能活著?這樣一場公關災難,總理溫家寶卻遲了幾天才到達災場,再動聽之言也無力回天。

掩埋肇事車卡,完全是匪夷所思。死去的人就這樣死去了,在這大國,荒謬的事情太多了。報道說死者中有個大學生,在出事前換車票,由普通火車改乘動車,因此剛好登上了「死亡列車」,他事發前還為此興奮不已。這個小報道比女童伊伊更要觸動我心,因為我們多麼能想像到,是那種對國家高速發展的寄望與信任,令他渴望登上動車。對於活在中國的老百姓,經歷國家數十年來發展得最快的時代,犧牲與代價雖然龐大,但生活的改變確實在某些城市建設中有跡可尋,無從否定。盲信發展主義是中港兩地的共同徵候,只差在程度與公關之別,但還原歷史軌跡,一切又顯得如此令人理解。

事發後,《紐約時報》轉載了一則內地熱傳的微博,劈頭第一句是「請中國停下飛奔的腳步」,結語「每一個個體都不應該被這時代拋棄」。去年初,反高鐵祭出的大旗之一,正是反思發展主義。很多人說我們有今天的進步、效率世界,有犧牲是在所難免,但有沒有人反過來問,我們為甚麼需要那麼快?這種快,對於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活帶來了怎樣的代價?如果犧牲的是我們,我們會否仍然與有榮焉?